发行股份如何计算?
以发行价发行新股,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是否具有发行价格;
2、确定价格上下限;
3、是否向老股东配股;
4、是否有折让;
5、折让的幅度是多少。
对于以上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一、是否具有发行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原则上应该要有明确的定价依据,如果市价较低,可能无法达到募集资金的目的,而一味抬高股价,又可能使得风险转嫁到小股东身上。在确定能否定出合理的发行价格,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当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未来又能持续稳健增长时,股票的估值水平就会相应提高。此时,上市公司就有较高的溢价发行权,即可以在高的价格区间里发行证券化资金。而如果公司存在一些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及是否已经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等实际情况而定。
二、确定价格上下限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在新股发行时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发行价格区间,比如“不超过8元/股”或者说“不低于6元/股”。但这个价格区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特定条件下,比如遇到重大利好或者利空消息时,不排除会有大幅变动的可能。我们建议在设计新募资金的预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三、是否向老股东配股 如果上市公司拟发行的股票数量较多,且低于总股本的10%的话,一般就需要采用向老股东配股的方式,否则可能会引起市场波动,影响融资的效率。这里要注意一点是:尽管采用向老股东配股的方式可以减少对新股的冲击,但可能增加股东的负税负担(参见本文第三部分)。我们建议尽可能减少使用这种方式。
四、是否有折让 前面说过,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上市公司发行的新股有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票面价值。那么,究竟高多少、低多少呢?这主要取决于发行时的市场状况。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发行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一定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另外,如果发行时恰逢牛市初期或者末期,也有可能存在高估的情况。当然,如果碰到熊市,则有可能出现低估的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五、折让的幅度是多少 在上述四个因素中,发行价格、上限和折让的幅度相对容易确定,最难的是确定是否向下调整——即是否存在估值过低的可能。我们建议最好保持一定的溢价,但溢价不宜太高,以免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假设发行不成功,那么对公司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是否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如果不能,就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募资用途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到其他项目上来;也可以考虑将一部分收益留在企业内部,用于生产经营,从而减少分红带来的损失等等。 总之,要想成功发行新股,必须做足充分准备,认真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证融资计划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