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离杭州多远?
杭州有“南星”之称,那是因为城北有“北星”——拱宸桥(原运河二桥)。 南星和北星合称“南北星辰”,是老杭州人的叫法,也是古人观察天象的位置标准。 古书上写的很清楚: 《旧五代史·唐书·太祖纪》:“上(指后梁朱温)夜梦上北斗冠,既觉而喜曰:‘我祖父世封吴王,吾名温,字威烈。今梦上北斗冠,又火在斗中,此不吉之兆也。’乃遣人祀南郊以谢罪。明日,自南郊还,适遇太庙火,急遣人祭告。” 《宋史·真宗纪一》:“丙申,帝(指宋真宗)与皇后诣景灵宫,亲荐粢盛,礼毕,还内。夜漏将残,阴云四聚,帝恶之,即召翰林学士王旦等入内,授以麻纸写诏,使押班滕甫等持至南郊,燔燎奏告。” 这两段记载出自同一本书,都是北宋时期的事情——南郊就是现如今的南星街一带;北郊则是现在的城北地区。 宋朝之前呢?唐代的京城长安也是以南郊为尊。杜甫有一首诗题作《秋兴八首》,其八云:“锦城虽有长生殿,洛水空余万寿楼。”“锦城”即成都,成都有座楼叫做“望仙楼”,据说李白曾经居住在这里;而唐朝的东都洛阳则有“万寿楼”。诗人用这两个地名来形容自己客居外地、思念帝京之情。他为什么把成都称作“锦城”呢?因为在杜甫的时代,成都有一个著名的市场叫做“万里桥市场”,而“万里”二字恰好在成都的南郊;另外,成都北边的灌口也有一个“万里村”,可见这一带都是属于“万里”的。
到了宋代,开封成了首都,而北京的燕山还是蛮荒之地,所以汴京便成了南方、北方的分界线了。北宋时的“南郊”仍然指的是今天的南星街一带,而“北郊”则是指今天城北的地区。南宋迁都到杭州之后,把杭州的南城命名为了“南郊区”,而北城则名为“北郊区”。元朝时,又在两区之下各设五乡(镇)。所以,南星和北星就指的是今天的南星区和北星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