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席能管体育吗?
以前有运动员代表说:“我们不是为国务院表演的”,现在呢? 以前有个官员被记者问到“如何评价刘翔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时,他回答:“这个成绩并不令人惊讶……” 刘翔最后一眼看台,观众热捧 然后这位官员被人肉搜索出了,是他,官居北京市副市长! 这还不算太离谱 我记得最离谱的一次是,孙海平教练因为对体育总局的领导不满,在网上发了点言论,结果很快就被“和谐”了……
当然,这些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的项目还是重视的,尤其是田径和游泳这两块。 像这次东京奥运会,我国领导对田径还是很重视的,亲自到场给苏炳添、巩立姣等加油助威; 对其他项目重视与否很难从数据上看出来(如足球),或者很难看出来(乒乓球羽毛球外其他国家竞技体育项目) 但你要说一个市委书记/市长能不能管得了本市体育部门的工作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给苏炳添、巩立姣喊加油的朱婷本来是一个市长,只是因为兼任了某体育大学校长职务所以被称为“体教结合模式”,而孙海平被迫删帖也说明上级还是比较重视这些项目的。
如果真要批评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那应该着重批评为什么那么多项目都是靠几个人去拼搏,而不是形成集体力量去冲击金牌。 为什么乒乓球羽毛球外几乎所有项目的国家队都是一个人一座山? 而那些小国就能以极低的成本和非常有限的资源支持好几个运动项目。
比如越南,2016里约奥运会他们代表团唯一夺金项目是男子举重,当时网上一片欢呼;但到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他们举重又摘得一金,人们却已经习惯了这个冠军的诞生。
因为越共体制就是这样,可以集中资源全力培养几个“尖子”,保证这些人在国际上拿牌(不管多大),然后再利用这些人的影响力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同样集权的中国却在走另一个极端,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项目上,希望用金牌数量来论英雄,而忽视其他大多数项目的发展情况。 这种大锅饭的方式既不能鼓励先进,也不能鞭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