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是什么五行?
中国古时对年、月、日、时的观测与记述,是采用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纪年时,天干与地支按甲子排法相配,干支相配,六十年一个循环,即一个甲子,称为一花甲。子、午、卯、酉为四正,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一年四时正位。寅、申、巳、亥为四孟,分别代表孟春、孟夏、孟秋、孟冬。辰、戌、丑、未为四仲,分别代表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为一年十二辰,即十二个月份。
“癸”是水,五行属北方,癸为咸,为冷,为湿,为寒,为黑,为肾。代表人性格中冷酷阴沉的方面。“未”是木,未年属西方,癸水被未土所克。
生辰八字由月柱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字,合共八字)和大运、流年组成。四柱八个字,每个字皆代表五行中的一行(金、木、水、火、土)及天干地支中的一干一支,合共代表一个阴阳五行,故称生辰八字。即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年月日时各对应地支及天干。由于天干和地支是各为10和12字,因此每60字出现重复一次,所以60甲子便是一轮,而年柱﹑月柱﹑日柱﹑时柱也由六个字加以代表,所以8字也称八字。生辰八字中的年、月、日、时这四柱,每柱都有天干地支两类,故又统称“八*”。生辰八字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等,就是用来推算人的贵贱荣辱吉凶之事和六亲、疾病、婚姻及学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