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的五行是什么?

管国威管国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五行的起源 关于五行说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 1. 五行说源出《尚书·洪范》之说 刘禹锡在《天论》中认为:“古之言天者二,曰天命言之者,尚言阴阳气也;圣人相因言之者,《书》之《洪范》也”刘氏此说为后世所宗,如宋人程颐以为此说最得《洪范》本义(参看杨时《河南程氏粹语》卷六)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洪范》五行,圣人因五行以相其治’(见《周易外传》卷三)不过也有持不同看法者,象元代朱熹就认定:“此是五行之说起初根源处,然其说则尽是无稽之谈耳”(参见《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总之,五行说出于《尚书·洪范》这一观点已为今人公认。

2. 五德终始说源于黄帝和战国末年的秦国的说法 此说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解释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原因,并据此来预测新的王朝的产生。西汉初年的大儒刘歆即曾试图用此说来解释汉代的兴起。董仲舒则将这种学说用于社会人事方面,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下之治乱,候命而已矣!”这就是说天下之治乱取决于天道的变化,而五行相克的次序则是天道的体现,谁得到了天的眷顾,谁就能获得天下。可见这套理论对汉朝统治者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于是董仲舒的理论被统治者们接受并被应用于实际政治之中。

3. 黄老道家和阴阳家学说 据史载,齐国一代的阴阳家邹衍曾以五行学说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替,他说:“王者易姓而改制,莫不爱其土而辟其民”就是说每一朝代都要改变礼乐制度,这是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盛或不及的缘故。邹衍的这一见解受到了秦王的赏识,于是便有了秦始皇封禅之事。但邹衍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而是把五行看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并把五行的相生相克看作是一种普遍规律。由此可知,五行说与道家黄老思想及阴阳家的学术渊源相当密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五行说最初只是用来解说自然界事物的属性的,后来才逐渐被引入了社会领域,用以解释历史现象和社会关系,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优质答主

以十天干来看, 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从季节来看, 春季为卯月(乙);夏季为午月(丁);秋季为酉月(辛);冬季为亥月(壬);从月份来看,正月为寅月(甲);二月为卯月(乙);三月为辰月(丙);四月为巳月(丁);五月为午月(戊);六月为未月(己);七月为申月(庚),八月为酉月(辛);九月为戌月(壬);十月为亥月(癸)十一月为子月(癸)十二月为丑月(己);以上是以农历计日的天干顺序表为例,说明不同节气与十二地支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第一个交点的时间对应的天干就是该节气的天干,如立春的第一个交点是2019年2月4日22时58分37秒,其对应的干支是“甲戌”;大寒的第一个交点是2019年1月21日15时45分23秒,其对应的干支是“辛丑”;小寒的第一个交点是2018年12月30日06时51分48秒,其对应的干支是“庚子”等以此类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