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字五行是什么?
从甲骨文来看,“石”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上图为“石”的古文字形,下图为“石”的现代汉字形体。 由上可见,“石”的古代字形与“玉”的古字形十分相似(见《说文》),故许慎认为“石”是从“玉”得声的字。且“石、玉”二字古时同音(音shí),至今仍然如此。
可以肯定地说,“石”的本义就是石头。如《诗经·小雅·白驹》有“皎皎白驹,食我大田”“皎皎白驹,食我场苗”语,其中“白驹”即指白色骏马,而“大、田、场、苗”皆形容牧场的宽广茂盛,而“石”在此表示的就是像石头一样坚硬的土地!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石”的本义并不是石头本身。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称赞弟子冉求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这里的“其礼乐”就是用做祭祀的牛、羊等祭品。为什么说是“石”呢?因为根据周代的礼制规定,用于祭祀的各种牲口用牛、羊、猪等为“太牢”,而诸侯用牛、羊祭祀称为“少牢”,比“太牢”差一等。这里把“少牢”比作“千百户人家的都市和大房子”,把“太牢”比作“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是以“千室之邑、百乘之家‘的富裕程度来比喻‘少牢’的档次。那么,“石”指的就是像石头那样坚固土地上的农作物和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