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多少家供热企业?
2019年全国关停了将近一万家小锅炉,这些锅炉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地区(主要是河北省),因为河北省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5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及分散式燃煤炉灶开展供热发电,所以全国很多小的供热公司都被关停了,比如北京就有3000多家小供热单位被关停。 现在还有多少家小供热单位在运转,这个没有具体的数据,我找到了一个2017年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里面的内容提到了北京赛区的供热保障情况 “张家口市主城区现有供热企业6家、供热锅炉84台,设计供热能力22123兆瓦,能够圆满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及居住区、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采暖期供热任务” 这里面提到的是“供热企业6家”,不是5家也不是4家,说明截至2017年,北京冬奥会赛区及周边地区正常供热的企业只有6家,相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来说确实较少。 我也找到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文献资料,里面也有关于供暖企业的统计,当时首都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说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建成13个热源,50余个换热站,供热面积达1.35亿平方米,比2007年的供热面积增加3000万平方米,实现奥运村、所有比赛场馆以及绝大多数公寓的就地供热,并承诺全部达标排放。
那么按照这个数据倒推,目前距离2008年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估计现在北京的供热面积总和早都已经超过了1.35亿平方米,而且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供热空调能耗占居民生活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10%以下,全市年节约煤炭约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万吨。
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末,北京不仅实现了全面减排的目标,并且还减少了煤炭消费的量,完成了低碳发展的目标。 而这些变化带来的受益者是广大的民众,如今北京已经基本淘汰了小型燃煤锅炉,替代为大型的集中供热装置,改善了空气质量,还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