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败中国乒乓球?
首先,题主输给了马龙,说明技术上有差距; 然后,题主说对手是个业余选手。我觉得这个对手的水平至少在你之上,因为如果是水平和你差不多的人,你是打不过的(除非你练过专业训练)。 最后,你说你们俩打到后面状态都有了,说明前面是状态不好,或者说是体能不够。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你输是因为技不如人,输得心服口服;你的对手是一个比你打的好的业余选手(应该也是乒乓球爱好者),并且你的对手还是一个大哥哥(从外表看)。
我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想告诉你的是:能打败你的人有很多,但能打败你的那个人未必不是你尊敬的人。所以,放轻松,赢的时候庆祝,输的时候认输。最重要的是,坚持打下去,当你有“别人会佩服你来挑战你”这种心态时,你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业余选手了。到那个时候,你就是业余赛场的王者! 加油!
当中国队开始出征世界乒乓球大赛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宣告这场比赛已经失去了悬念。不管对手多么的强悍,不管国乒怎么轮番对决。最后笑到最后的,十有八九是被大家称为梦之队的中国乒乓球队。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一个国球,在国际上是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中国一共拿到了26块金牌,而这其中乒乓球就占了4枚。足以可见,国乒对于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国乒太过强大的实力,大家开始担忧会慢慢淡化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魅力。毕竟一但一个项目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天下,那么它就再也无法吸引其他国家大众的目光。
乒乓球在1987年的时候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占了四分之一。这一个现象引起了国际奥委会成员汉密尔顿的关注,他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项目的金牌总数基本被一个国家所垄断,对于奥运精神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为了保障奥运会每个项目的激烈程度,必须对乒乓球的规则进行改革,让比赛变得更加平衡。因此就有了后来的削发和禁胶令。
但是这些变革对于国乒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真正改变国际乒坛格局的,是一个叫做刘国梁的男人。那一次的比赛,让刘国梁意识到规则对于一个队伍实力的重要性。于是回国之后,国乒开始大力推动改革措施。刘国梁作为领军人物,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三次重要的改革方案。这三次方案分别是大球改革,无遮挡发球和21改11。每次改革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技术全面的人更有利,而擅长一两项绝活的人更加容易被克制。而这个规则的变化,更是直接改变了国际乒坛的形势。因此国乒在以后的比赛中横扫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