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鞭打乒乓球?

弓凯琪弓凯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是想问如何像张本智和、林昀儒这样,用暴力的打法去赢球吧! 首先明确一点:这种暴力打法只对技术还没完全完善的入门级球迷有吸引力,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球迷来说,这种暴力手法不仅不能带来胜利,反而贻笑大方。 看看张本的发球接发球,林昀儒的正反手,这是他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再看看其他球迷喜欢看的许昕/马龙/樊振东/梁靖崑等直拍选手,他们的球是不是更暴力?王皓的横板狂飙,是不是也暴力到流鼻血呢? 其实,乒乓球运动从起源于英国开始,就带着明显的暴力属性。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厂里有大量来自欧陆的外国工人,为了缓解种族歧视带来的问题,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些鼓励本国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政策,其中就包含鼓励白人子弟参加乒乓球比赛。所以,在那个时候起,这项运动的本质就是精英阶级(主要指白人群体)的权力和优越感展示。

20世纪初,世界乒坛出现了一个由英国人、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组成的“三驾马车”,他们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 约翰·康纳尔,1953年世锦赛男单冠军; 马歇尔·特思罗,1961年和1963年两度获得世锦赛男单冠军; 詹姆斯·瓦斯科特,1961年的世锦赛男单冠军,同时也是最早使用大口径吹气式乒乓球的选手之一。 这个时期的乒乓球比赛,因为规则和装备的限制,和现在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直到八十年代,国际乒联才开始对规则进行改革。一是将球改大,二是改三局两胜为七局四胜,三是允许使用海绵球拍。在这以后,乒乓球才真正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技术和战术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体能和爆发力。 试想一下林芳正、方博这些日本选手,如果回到八十年前,肯定可以碾压当时的世锦赛男单冠军。然而现在再让他们回到当年的赛场,就是任人鱼肉的对象。

一个体育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竞技水平越来越高,爆冷的概率也越来越低。那些所谓的黑马,其实都是来证明之前赛场的不合理之处。

管仁东管仁东优质答主

找一面墙,有排水功能的最好(后面说),在墙上固定好乒乓球拍。自己拿一个拍,站在离墙1.5~2米距离,然后用你手里的球拍对着墙上球拍上的球反复打。

目的就是让你的球在落地之前反复的在两个球拍间上下运行。

墙是你最好的“训练师”它不但不会累,而且有天然的纠错功能,你随便乱打,它不会给你“回送”过来,所以你自然就会规范自己的击球动作(因为随便打回不来)。

墙还有“回球”速度和落点快的功能,你不得不集中精力用正确的方法击打,谁也不会愿意老弯腰吧?还有,墙是不会“还”擦边球的,那些不好看的球碰到墙就飞了。这样你的击球质量自然而然也提上去了。

你击球的跑位距离和击球节奏是固定的,击球的线路也固定,这样你就形成了稳定的击球动作和击球节奏(这个也符合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需求)。

如果可能,找一个有下水功能的墙,那样你就可以连续多回几次,练起来节奏不断,击球的感觉和打球的感觉都差不多。(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墙,那也别放弃练球,就找一面平的墙即可)

墙上的球拍要用上下两面有胶皮的,这样无论怎么练都可以,不然的话就用一拍没胶的一面。

击球的手不离开球拍的柄,击球的手臂不离开身体。

在球拍不离开身体的前提下,击完球之后立即抬肘,准备接回球,准备动作和击球动作衔接要紧密。

击完球之后,重心要及时跟上,不能老站在原地,以免跟不上球。

多练正手,先把正手练好了,多加体会感觉,先会打球再说,千万别好高骛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