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养房难?
我在美国南卡,我们这房价30万刀以下的房屋,从买到装修完毕入住,最快的是1个月,一般3个月,最慢的6个月;40万刀以上的房屋,从买到装修完毕入住,最快的就是6个月,一般9个月,最慢的12个月。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开发商建造的时间。 我买的第一套房子,是二手砖混结构,15万刀,我花了三个月找,看,和房主谈。最后拿下了。我买第二套新房,38.5万,我花了半年时间选楼层,选户型,然后定下来。我买第三套,也是最新的一套,45万,从决定要这个房子到装修完毕入住,只用了3个月! 所以在美国,买房其实是很迅速的一件事。
当然,有些人说,你钱够多,买的起豪宅,那可不一样。我们普通人买房子,都是找贷款公司或者按揭公司帮忙申请的,贷款批准后,你就可以签合同了。而美国的房地产交易,都是签合约之后,才会去申请贷款。也就是说,只要你看好房屋,预算充足,你可以瞬间完成房屋的购买手续。 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人买不起房,是因为中国人工资太低吗?不是的,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属于全球高收入人群。
举个例子:在北京,一个普通公务员,月薪税后5千块人民币,有房子,配偶是美国公民的话,他就可以拿到身份,然后他的子女可以随便上公立学校,这种福利。 而在美国,拿同样的收入,你在当地是无法买房的。(虽然中国中产的收入比美国低很多,但是国际比较,中美两国中产的绝对收入,还是差不多的) 所以,中国人收入确实是比美国人低,但这只是导致中国年轻人买不起房的表象原因之一。真正的本质原因,是中国人的金融资产太少,储蓄率太高,从而导致的杠杆太低。
以美国为例,一个家庭存款不到1万刀,想贷款买房,银行压根不会理你。而中国呢,哪怕你去银行贷款50万,银行也很大概率会批给你。这就是不同国家金融管制的结果。 中国为了抑制负债买房,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限制房贷,提高首付比例,甚至对二套房的贷款利率,都实施了更高的利率。但即使如此,中国仍然是有大量的住房空置,以及住房过剩的现象存在。 以深圳为例,它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不算太热,新房供不应求,二手房市场,也是有价无市。 但就是这么一个一线城市,它的租房市场价格,却高的离谱。深圳作为互联网产业聚集地,吸引了无数北上广的年轻人来此安家落户。然而高昂的房价,让年轻人不得不选择远离市中心的郊区购房,可是这些地方的交通又不便利,上班又远。于是人们又不得不买车,这样又是一大笔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