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五行属什么意思?
“僮”,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示”,下面是“童”,表示“以儿童的形式向神灵报告(事情)”;金文字形,是在甲骨文字形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化;小篆字形,与金文相似;隶书字形,将小篆的笔画简化成了现在的样式。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景公与晏婴来访问鲁国,住在郊外的驿馆里。晏婴先后两次对孔子进行羞辱(请孔子用礼乐来教化齐国人、批评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话不谦恭),孔子都忍了下来。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统治好国家,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勤政爱民,齐景公又问为君之道,孔子答道要敬老慈少,齐景公最后问如何治理军队,孔子说要做到亲君子远小人。齐景公很高兴,准备给孔子一个官职做,但孔子此时已经68岁了,所以没有接受。
这次访问的结果,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记载:“哀公问于季康子曰:‘孔子其庶乎!’曰:‘孔子文武兼全。’哀公曰:‘夫子获罪于鲁君,齐侯之无亲,吾未之能保。’” 在我看来,齐景公这次访问的目的,就是想在军事上威胁鲁国,同时从孔子那里得到能够治国平天下的真知灼见。
我对“僮”字下的注解中提到的“古代侍奉帝王或贵族的人”的理解是这样的:那些掌握了真知灼见的贵族们,一开始都是君主身边的近臣,负责为王公大臣们传达君王的意思,并执行他们的命令。这些近臣中的聪明人,渐渐就成了王公大臣们的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