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高税收抵福利?
首先,中国的税收并不是“高税收”! 中国的所得税是有限额的(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免缴);并且对于中低收入者,还有免征额,如果仅仅以交税作为衡量标准的话,绝大多数中国人其实是不用交太多税的——当然,这个结论可能并不准确。 因为没有给纳税人发放可量化、可对比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所以无法确定具体交了多少税,但是一般家庭都能负担起12万元的免税额度,所以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政府都在财政支出中拿出很大一块用来发补助和补贴,这种隐形福利不仅包括直接发给个人的钱(如养老金、独生子女费等),还包括那些被企业用于支付工资而由税务局代征的税款。
既然已经给了这么多钱了,再加一点税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加了也没多少。因为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还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种的纳税人群体都是中高收入群体,他们的税务负担本来就重。比如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年薪50万以上的群体所缴纳的税款已经占到了全社会的4%以上(注:这里讨论的税款是个人和企业缴纳的所有税款,不是指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如果把所有补贴都算上,这个群体的税务负担至少超过了5% 。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居民的税收负担其实是不重的。
至于有些人交了比较多的税款而感到“比较吃亏”,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原本应该得到的补贴没有被发下来,而他们的纳税却已经被税务局扣除了。 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解决途径就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补贴。但这很难实现,因为这需要完善的统计系统和精确的统计方法,而中国目前还做不到这点。所以只能尽量把各种补贴公开透明化,并尽可能采用直接给钱的方式(这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也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式……)